物业典型案例分析之清理“僵尸”自行车有妙招
发布时间:2020-10-10 17:10:23 发布人:阿宁 浏览次数: 1067

小区里的僵尸自行车既侵占公共空间带来安全隐患,又乱堆乱放影响小区环境美观,给物业管理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今天,我们就来看平谷区滨河街道金谷东园社区如何通过社区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三方的联合行动,清理小区里的僵尸自行车,强化“社区式”治理模式!


小区情况

平谷区滨河街道金谷东园社区共有3个住宅小区10个管理区域26栋住宅楼,居民2000户,由5家物业企业和2家产权单位提供物业服务。近年来“僵尸”自行车侵占公共空间、侵占绿地、侵占消防通道问题日渐突出,仅靠物业企业定期清理收效甚微,不能形成长效管理,且容易引发物业企业与居民之间的矛盾纠纷,成为社区治理的痛点、难点。自《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实施以来,金谷东园社区在建立业委会的基础上,通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小治理”上下功夫,强化“社区式”治理模式,形成了共商共治共管的社区治理新格局,居民主动清理“僵尸”自行车100余辆,工作成效显著。 


13_副本.jpg

整治前

14_副本.jpg

整治前


工作方法:

一、党建引领是核心


在社区党组织引领下,社区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三方协同联动、联署办公,通过一议、一宣、一带头、一公示 “四个一”模式,多方参与,协商共议,共破难题。


“一议”:议事协商

社区党组织召集业委会、物业企业、党员和居民代表通过议事会的形式,解决“僵尸”自行车难题,通过共同协商讨论后形成了一致意见:一是“僵尸”自行车占用了消防通道和公共区域存在安全隐患,亟需进行清理;二是由社区居委会引导居民自觉清理,通过开展以自行车兑换生活用品的方式进行;三是针对在规定期限内无人兑换认领的“僵尸”自行车,由社区统一进行公示后清理;四是在居民区内合理施划自行车停车区域,方便居民规范停车。


“一宣”:宣传引导

在兑换清理活动之前,社区先后通过智能广播、微信群、在职党员群、短信息等形式发布《社区共建美好生活环境倡议书》和《废旧僵尸自行车兑换活动通知》,向居民广泛宣传,为后期兑换清理工作奠定基础。


“一带头”:党员示范

依托党员回社区报到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履行《小区管理规约》,规范自身行为带头参与,主动清理“僵尸”自行车。


“一公示”:公开透明

在业主主动兑换礼品同意清理100余辆“僵尸”自行车的基础上,针对无人兑换且无人认领的“僵尸”自行车,由社区和物业企业登记造册并公示后,进行统一清理。


15_副本.jpg

整治过程


16_副本.jpg

整治过程


二、工作创新是关键


居委会邀请平谷京环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入社区,宣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生活理念,现场开展“红包”和奖品兑换活动,吸引居民将自家废旧僵尸自行车进行兑换。这种方式既维护了环境秩序又保障了居民的权益,得到了居民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后期,将在小区内以“再生资源交流处”的形式定时、定点对辖区内可回收资源进行消纳,减少“僵尸”自行车等老旧物品乱堆乱放现象。


17_副本.jpg

整治后


18_副本.jpg

整治后


三、夯实社区治理机制是根本


此次“僵尸”自行车清理只是一次专项活动,有效治理了居民小区内“僵尸”自行车乱堆放侵占公共空间的顽疾,总结固化三点经验做法在社区治理中推广应用:


强化社区治理

全面贯彻落实《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物业管理纳入社区治理体系,将持续开展对违规充电、楼道堆物、私搭乱建、私装地锁、侵占绿地、高空抛物等行为的整治,打造良好的社区环境氛围。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根据居民需求,补齐停车设施、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等小区基础设施短板,疏堵结合,固化治理成效。


规范业主和物业企业两个主体的行为

一是加强居民自治建设,制定《住宅小区业主管理规约》、《社区居民公约》等管理制度,通过党员带头示范作用,引导居民自觉遵守小区规约;

二是结合物业服务合同履行、投诉处理和日常检查等情况,建立物业企业信用体系,规范物业企业服务行为。


案例解读

《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明确构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框架下的物业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或者物业管理委员会、业主、物业服务人等共同参与的治理框架。金谷东园社区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社区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三委联动,做强做实社区治理体系,创新性地解决了诸如“僵尸”自行车等困扰社区的痛点、难点问题,切实发挥了党建引领作用。


我想说: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