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中共党史是一部始终代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历史
发布时间:2021-04-12 16:42:06 发布人:阿宁 浏览次数: 1686

中共党史是一部始终代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历史 

作者:周富荣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总结我们党近80年历史经验,深入思考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历史经验,紧密联系我们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现实状况,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内容丰富、联系密切、意义深远,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本文仅就“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史学的角度作一分析。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的一贯思想


马克思主义政党观认为,任何一个政党都是一定阶级利益的政治代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自诞生之日起,就在党章中明确规定了中国共产党“不是少数共产主义者离开群众之空想的革命团体”,而是“为无产阶级利益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80年的历史证明,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一贯思想。


在毛泽东的全部著作中,始终贯穿着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思想。在《毛泽东选集》的开篇中,他指出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分清敌友问题,“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的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的真正的敌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作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报告,指出我们的同志“要把革命发展到全国去,那么,我们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讨论、决定、检查,“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要求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毛泽东又指出:“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是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指出,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者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的群众知道,“群众知道了真理,有了共同的目的,就会齐心来做,“群众齐心了,一切事情就好办了。因此,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牢固地保持党和人民群众最密切的联系,成为我们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并取得革命胜利的最基本的条件,成为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


邓小平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1956年9月,他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指出同资产阶级的政党相反,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共产党“之所以成为先进部队,它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群众,正因为,而且仅仅因为,它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它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并且努力帮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斗争。1978年12月,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一文中,邓小平指出:“为人民造福,为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积极贡献,这就是主要的政治标准。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1992年,在他视察南方时的谈话中,邓小平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一切工作是非的三大标准之一,并强调“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江泽民同志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关于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思想1989年9月,《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他说“我们党是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产生、发展壮大起来的。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党一天也不能生存,“我们一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克服各种腐败现象,恢复和发展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同年12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党建理论研究班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要在全党形成坚决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事事向人民负责,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良好风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重申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决定了党必须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要求“必须努力提高全党同志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要“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坚决克服消极腐败现象。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共产党员要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1999年6月28日,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八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共产党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人民谋利益。这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长期实践


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政治上,人民群众真正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在经济上,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文化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为实现上述三个方面的人民利益要求,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长期的努力实践和艰苦奋斗。


在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人和人民的子弟兵前赴后继、英勇战斗、流血牺牲,是为了人民的翻身解放;在和平时期,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发展经济、繁荣文化,也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唯一宗旨。我们党制定的一切路线、方针、政策,党领导的一切社会实践,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了把各地区、各民族和各个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绝大多数人民团结起来,凝聚成一个强大的利益共同体,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在党提出的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总路线指引下,我们党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而斗争的过程中,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当家做了主人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我国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巩固了国家政权,改善了人民生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我们党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成功地开创了改革开放、实现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在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指引下,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实际收入迅速增长,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并正在向小康迈进。


总之,我们党自成立80年来,无论是夺取政权、执掌政权,还是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都是从根本上去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鞠躬尽瘁,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其中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就是杰出的代表哪里有危险,党的领导人就出现在哪里。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周恩来亲临唐山指挥大地震的抢险,江泽民深入抗洪救灾第一线人民群众从亲身经历中深深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是忠实代表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的党;毛泽东使中国人民站起来,邓小平使中国人民富起来,江泽民使中国人民强起来。党的历史的确是一部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实践史。。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贵在“始终”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一贯地有益于人民。一个政党也一样。在我国历史上以往的农民起义领导集团,他们在发动和组织广大农民反对封建统治阶级压迫、推翻封建王朝的斗争中,代表了广大农民的愿望和要求,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但是,当他们推翻了封建统治居于统治地位后,或者迅速腐化堕落,走上失败的道路;或者由代表人民群众利益转向压迫人民群众,走上与人民群众对立的道路。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和清朝后期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的失败,都是明显的例证。这说明以往的革命者“在他们成为统治阶级以后,就失去了他们的革命性,反转头来压迫被剥削的群众,这是一种必然的规律”“然而,对于无产阶级革命来说,对于我们共产党来说,无论如何决不能这样。


无产阶级政党执政以后,地位变了,任务变了,环境变了,会不会脱离群众,会不会变质?历史的发展向全世界的共产主义者、向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出了这个严肃的问题。一百多年来共产主义运动活生生的历史,特别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剧烈变化的历史已经证明:执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执政党的共产党员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就密切,人心就向着党,党就有力量,党的事业就无往而不胜:反之,执政党的共产党员忘记了党的根本宗旨,以权谋私,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不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党就要脱离群众,就会失去民心,党的事业就要受挫折,甚至遭失败。由此可见,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贵在“始终”。


我们党是执政党,我们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论是执掌国家政权,还是驾驭市场经济,这本身都是对执政党的挑战和考验。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我们党始终做到忠实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党的建设要始终抓住代表人民利益这个根本。党的建设抓什么?归根结底是要解决“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党如何始终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更好地代表人民的利益的问题。这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只有正确回答了这个问题,党的建设才能更好地推进。因为党能不能忠实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不仅关系到党的性质,而且关系到执政党的生死存亡。现在,党在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还存在着不符合甚至违背人民利益的一些问题:社会上存在着对我们党的“信任危机,党的威信和形象在人民群众中受到影响,这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亟待认真解决。不然,党的建设就是空谈,就没有前途。苏共执政地位的丧失,在党的建设方面的根源就在这里。历史的教训我们应当牢记为此,党的建设要着眼于应对执政和市场经济的考验,从体制与机制上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建立健全科学的运行机制,以利于始终忠实地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代表和实现人民根本利益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党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必须符合科学规律和客观实际,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当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正是符合中国现阶段实际、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正确路线。因此,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只有不断地推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全国人民的利益才具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只有不断实现和发展人民的利益,人民群众才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来。


(三)始终把实现、发展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关心群众生活,改进工作方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城乡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大为改善。但是,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仍有部分群众生活水平提高较慢有的尚未彻底摆脱贫困:由于深化改革,调整经济结构,解决历史留下的许多深层次问题,使部分职工群众面临下岗就业问题,收入低,生活困难。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坚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整体生活水平,又要格外重视和关心那些至今生活还比较困难的部分群众。为此,必须改进工作方法,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深入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条件最艰苦的地方、矛盾和问题最集中最突出的地方去工作,想群众之所想,帮群众之所需,件一件地解决具体问题


(四)坚决惩治腐败,搞好廉政建设。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能不能在对外扩大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使党员干部掌权为公、用权为民,认真地履行人民公仆的职责,拒腐防变,是我们党面临的严峻考验。党内以权谋私等腐败问题是同人民的根本利益尖锐对立的,腐败必然脱离人民群众,而脱离人民群众是执政党最大的危险。因此,要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决惩治腐败,搞好廉政建设党的各级组织不仅要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而且要从制度上确保“从严治党”方针的贯彻落实,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更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对党内违纪违法问题要严肃查处。广大党员要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淡泊明志,克己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改变革命的初衷,不丧失必胜的信心。


我想说: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