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防控和查处违法建设办法
发布时间:2023-09-19 15:21:15 发布人:阿宁 浏览次数: 356

襄阳市防控和查处违法建设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及时防控和查处违法建 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湖北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防控和查处违法建设,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违法建设是指违反城乡规划管理等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及产生的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违反城乡规划管理等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及产生的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持续存在的,属于违法建设的持续状态。本办法施行前已建成的建筑物、构筑物及设施,是否属 于违法建设,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组织相关部门依法予以认定。第四条 违法建设防控和查处是指对违法建设采取巡 查、劝导、制止、报告、监控、督办、责令停工、查封、罚款、拆除、没收等措施予以防控与处置。

第五条 违法建设防控和查处工作,应当坚持统一领导、属地管理、防控为主、依法处置、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六条 县(市、 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负责统 筹协调、指导和监督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有关职能部门开展防控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应当设立防控和 查处违法建设工作指导协调机构,研究处理防控和查处违法 建设工中的重大问题,建立健全违法建设治理工作责任制等相关制度。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及城乡规划、土 地管理等相关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城乡规划编制工作,提高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乡、村庄规划的覆盖率。对符合城乡规划及相关建设条件申请办理建设手续的,应当依法予以办理。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应当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将防控违法建设工作经费和查处违法建设办案经费分别纳入同级预算予以保障。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和相关行政执法 机关应当组织开展城乡规划和查处违法建设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社会遵守城乡规划的意识。

第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和相关行政执 法机关应当建立违法建设投诉举报制度,向社会公开投诉举报电话、 电子邮箱等联系方式,及时处理相关投诉举报。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违法建设行为。对举报违法建设行为,经查证属实的,给予举报人适当奖励。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十二条 县级人民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是本辖区和管 理范围内防控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的责任主体,全面组织领

导辖区和管理范围内违法建设的防控和查处工作。

第十三条 下列部门和单位应当依法履行防控或者查处违法建设的职责:

( 一)城乡规划部门:负责对违法建设及其对城乡规划 影响程度的认定,区分可否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影 响的情形,提出具体明确的认定意见;对城乡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严格建设工程验线和规划条件核实,对建设工程项目中存在违法建设尚未处罚结案的,不得核发规划条件核实证明。

( 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建设施工活动的日常巡查; 对被认定的违法建设不予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建立 “黑 名单”制度,对从事违法建设的建设、施工、设计、监理等 单位,纳入不良信用记录,在其参加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组

织的评优评先时严格把关,提出具体意见。

(三)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 对非法转让、非法占地及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等土地违法行为 依法予以查处;协助相关行政执法部门核实违法建设用地权 属、建设时间等相关情况;不动产登记机构对违法建设不予

办理不动产登记。

(四)城市管理执法部门(综合执法部门):负责国有 土地上建设行为的动态巡查,依法查处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 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建设、验收合 格后未按照规定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又进行建设、未经 批准或者未按照批准内容进行临时建设的行为及产生的建 筑物、构筑物或设施;依法查处参与违法建设的无施工资质 施工和违反施工资质管理等违法行为;依法查处城市河道违法建设。

(五)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部门:负责指导物业服务企业对所管理的住宅小区建设行为进行巡查和登记工作,依法履行违法建设行为劝阻、制止和报告职责;对制止违法建设 不力、影响小区环境的物业服务企业,取消参加评选物业管 理优秀、示范住宅小区的资格,并根据有关规定将其纳入不良信用记录。

(六)林业部门:负责依法查处违法占用林地擅自进行建设的行为。

(七)水利部门:负责依法查处所管辖河道、堤坝范围内的违法建设。

(八)交通运输部门:负责依法查处位于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内的违法建设。

(九)工商部门:负责依法查处利用违法建设进行无照经营的行为。

(十)公安部门:对将违法建设作为居住场所的,不以 合法稳定住所认定。依法维护拆除违法建设的现场秩序,及 时制止查处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等违法犯罪的行为。

(十一)消防部门:负责依法查处占用消防通道、严重 影响公共安全的消防违法行为。对不能提供建设工程规划许

可证明文件的建设工程,依法不予核发有关证照。

(十二)行政审批等部门:在核发有关证照时严格审核 把关,对利用违法建设开展经营的,不予核发有关证照;对

已经核发的,依法予以撤销。

(十三)财政部门:负责按照事权和财权相适应的原则, 将防控违法建设工作经费和查处违法建设办案经费分别纳

入同级预算予以保障。

(十四)法制部门: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根据行政执法部门的提请,或者依其职权,对行政执法争议进行协调处理。

(十五)供水、供电、供气等生产经营企业:单位和个 人因实施建设需申请相应服务时,应出具相关规划建设的许 可文件,对不能出具许可文件的,依法不得提供服务;在行 政执法部门出函要求协助查处违法建设时,应积极配合,依法停止提供临时性或者永久性服务。

(十六)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积极做 好防控和查处违法建设宣传报道和典型违法案件的曝光工作,不得为违法建设提供宣传服务。对违法建设查处中拒不履行限期整改或恢复原状义务、 进入违法建设强制拆除程序等违法建设当事人的失信信息, 各相关职能部门应在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市场主体信 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进行公示,并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

第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提供、利用违法建设作为生产、经营场所。



第三章 违法建设的巡查和控制

 

第十五条 县级人民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应当明确行政 执法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日常巡查工作职 责、监管区域、巡查时段、巡查重点及具体措施等,实行网格化监控管理,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建设。

第十六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违 法建设日常巡查机制,对本辖区内规划建设活动开展监督、 检查,及时制止违法建设行为,依法组织实施违法建设查处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充分发挥村(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作用,建立群众监督举报、管控的群防   群控体系。 以社区和村组为单位,开展日常巡查工作,及时   发现和劝阻违法建设行为;对辖区内的重点项目和“城中村” 以及纳入旧城改造的地区,应当制订巡查措施,落实巡查人员,强化巡查管控。

第十七条 村(居) 民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巡查发现 本区域内违法建设行为的,应当及时劝阻、制止;经劝阻未 能制止的,应当立即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告,并协助做好查处违法建设工作。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应当建立本 单位办公区、生活区日常管理巡查制度。发现本单位办公区、生活区内违法建设行为的,应当及时劝阻、制止;经劝阻未能制止的,应当立即向所在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告,并协助做好查处违法建设工作。

第十八条 负责违法建设巡查责任的工作人员应遵守下列规定:

( 一)按照巡查控管方案规定的时段和责任区域巡查,做好巡查记录;

( 二)发现违法建设行为及时制止、报告并采取摄像、照相或者现场勘验等方式取证;

(三)对发现的违法建设,属于其他部门管辖的,应在2 个工作日内移送相关部门处理;

(四)发现堆有建筑材料的,应当及时登记并跟踪监控。

第十九条 城乡规划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公示制度,实行 城乡规划批前批后公示,依法接受社会监督。应当加强对取 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工程的技术核查,加强建设工 程放线、验线、规划条件核实等环节的日常巡查,发现违法 建设行为,应立即函告建设工程所在地城市管理执法部门或综合执法部门。

第二十条 建设单位和个人应当在建设施工场地醒目位 置设置符合城乡规划部门要求的建设工程规划公示牌,公示 牌应当载明该建设工程的许可证编号、建设项目名称、建设 单位名称、建设位置、建设规模、规划强制性指标及附图等内容。

第二十一条 行政执法部门在巡查中发现, 以及对群众举报、上级交办的违法建设信息,应当立即进行核查。经核查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应当立即采取相关控制措施,并及时立案查处。经核查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应当立即将案件移送 相关部门。接受案件移送的部门应当立即采取相关控制措施,并及时立案查处。

第二十二条 各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建立健全防控和查处 违法建设工作信息共享平台和沟通机制,利用网格化管理信 息系统、卫星遥感监测、电子政务网络、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等技术手段和信息资源,实现信息互通和数据共享。依照规 定提供信息的,应当免费;档案管理机构依照规定提供纸质档案的,除复制工本费外,不得收取其他费用。

 


第四章 违法建设的查处

 

第二十三条 行政执法机关发现违法建设正在建设中 的,应当在调查取证后,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建设或限期自 行拆除,并可以采取查封施工现场等措施,同时,可将相关 情况函告供水、供电、供气等生产经营企业停止相关服务。 当事人拒不停止建设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应当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拆除在建的违法建设。

第二十四条 行政执法机关对违法建设立案调查后,对 于能否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城乡规划实施造成的影响难以 定性或者案件重大、复杂的,应当书面征求城乡规划部门的 意见。城乡规划部门应当自收到征求意见之日起 7 个工作日 内出具违法建设的规划认定意见;需要现场勘查、测绘的, 现场勘查、测绘所需时间不计算在规定期限内。现场勘查、测绘应在 15 个工作日内完成。

第二十五条 行政执法机关调查处理违法建设过程中, 需要查询相关土地、房屋等行政审批信息或建设档案的,相 关行政主管部门和档案管理机构应当予以配合,提供相关资料。

第二十六条 行政执法机关作出行政强制执行决定前,应当事先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对违法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等需要拆除的,应当由 行政执法机关予以公告,限期由当事人自行拆除。 当事人在 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自行拆除的,行政执法机关可以依法强制拆除。

第二十七条 违法建设限期拆除处罚决定作出后,经催 告、公告,当事人仍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且无正当理由的, 行政执法机关应当立即向本级人民政府(管委会)报告。本 级人民政府(管委会)应当自收到报告之日起 15 个工作日内书面责成有关部门依法强制拆除。行政执法机关可以作出强制拆除决定,并发布载明强制 拆除法律依据、实施时间、违法建设内财物搬离期限等内容的强制拆除公告。强制拆除公告应当在违法建设现场及其所在地乡(镇) 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公告栏张贴,违法建设位于住宅小区 的,应当同时在住宅小区出入口公布栏张贴,小区物业服务 企业应予以配合。必要时在报刊、电视等公共媒体上同时公告。

第二十八条 当事人在强制拆除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没有 搬离违法建设内的财物,行政执法机关可以在公证机构公证 或者无利害关系的第三方见证下,将财物登记造册,保管存 放,通知当事人领取。 当事人在 6 个月内未认领财物的,按照相关法律程序处理。实施强制拆除的,行政执法机关应当书面告知违法建设 行为人到场。违法建设行为人是个人的,通知本人或者其成 年家属到场;违法建设行为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通知 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到场。违法建设行为人拒不到场 的,在公证机构公证或者无利害关系第三方见证下实施强制拆除。强制拆除违法建设,应当制作笔录,并拍照和录像。

第二十九条 查处违法建设时,无法确定其所有人、管理人的,应当通过政府网站、公示栏、有关媒体并在该违法建设现场醒目位置发布公告等,督促当事人依法接受处理。公告期不得少于 60 日。公告期限届满仍无法确定违法建设当事人的,或者违法 建设当事人拒不接受处理的,如不及时拆除违法建设可能影 响安全、交通等的,行政执法机关可以在公证机构办理证据

保全手续后予以强制拆除。拆除违法建设可能影响安全、交通等的,行政执法机关 应当征询相关部门或者单位的意见,相关部门或者单位应在5 个工作日内书面回复。

第三十条 对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城乡规划实施影 响的违法建设,由行政执法机关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建设工 程设计或者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单位进行鉴定。经鉴定不能拆除的,依法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对没收的实物依法进行处置,没收的违法收入依法上缴国库。

第三十一条 查处违法建设,行政执法机关应当从立案 之日起 30 日内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的 违法行为,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可延长至 60 日。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行政执法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依法需要听 证、检测、公告和鉴定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

第三十二条 违法建设拆除后,实施违法建设的单位或 者个人应当在 15 个工作日内清理垃圾和平整场地,防止污染环境。

第三十三条 对违法建设依法实施强制拆除的费用, 由 违法建设当事人承担;拒不承担的,由作出强制拆除决定的行政执法机关申请人民法院执行。

第三十四条 在征收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及设施时,对违法建设一律不予补偿。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法律、法规和规章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六条 防控和查处违法建设责任主体有下列情形 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主管机关依据职权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相关责任人员依法依规追责问责:

( 一)对本辖区内防控和查处违法建设工作领导、监管不力,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社会影响的;

( 二)对违法建设治理工作责任制不落实,对本辖区内违法建设防控和查处不力的;

(三)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建设,未及时妥善处理,致使矛盾激化,造成严重后果和不良社会影响的;

(四)纵容、庇护单位及个人进行违法建设的;

(五)拒不配合,阻挠、妨碍执法部门依法执行公务的;

(六)有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

第三十七条 规划、建设、国土、城管等有关部门和单 位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 级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负有领导责任、直接责 任的人员,依法依规追责问责;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一)违反规定,批准项目建设的;

( 二)违反规定,擅自改变已批准规划和建设项目的;

(三)对违法建设擅自给予行政许可、办理权属证明的;

(四)谎报、瞒报、拒报违法建设情况的;

(五)未依法查处违法建设或查处不力的;

(六)未按规定征收规费的;

(七)未按规定收缴罚款的;

(八)在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贪污受贿的,或者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

第三十八条 违法建设行为人或者其他相关人员有下列 情形之一的,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一)违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或者违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改变被占用土地用途,进行违法建设的;

( 二)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查封、强制拆除违法建设的;

(三)组织、策划、教唆、煽动群众阻碍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查封、强制拆除违法建设的;

(四) 因违法建设导致重大责任事故的;

(五)隐藏、转移、变卖或者损毁行政执法机关依法查封财物的;

(六)向依法制止和查处违法建设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行贿、介绍贿赂的;

(七)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存在上述情形的,从重处罚。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第一款第(十五)项 规定,由所在地城市管理执法部门或者综合执法部门责令供 水、供电、供气等生产经营企业停止提供服务;拒不停止提供服务的,处以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 自用或者向他人 提供违法建设作为生产、经营场所的, 由所在地城市管理执 法部门或者综合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以五千元以 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 下罚款。 明知是违法建设而使(租)用作为生产、经营场所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村(居) 民委 员会不履行报告、劝阻和协助职责的, 由乡(镇)人民政府 或者街道办事处予以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 的, 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可以建议依法罢免村(居) 民委员会负有责任的相关管理人员的职务。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物业服务企业 不履行巡查义务,发现违法建设不予劝阻、制止,或经劝阻 未能制止不及时报告的,由所在地城市管理执法部门或者综 合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人 民团体、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不履行巡查义务,发现违法建 设后不予劝阻、制止,或经劝阻未能制止不及时报告的, 由 所在地城市管理执法部门或者综合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逾期不改正的,提请有权机关对单位相关负责人及工作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违法建设当 事人逾期不清理垃圾和平整场地,经催告仍不履行,污染环 境的,行政机关可以代履行,或者委托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 人代履行。代履行的费用按照成本合理确定, 由违法建设当事人承担。

第四十五条 对纳入不良信用记录的违法建设当事人, 由相关职能部门实施联合惩戒。各级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 会及其相关部门、国有企业在实施政府采购或者建设工程招投标时,可以依法对其设定限制。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六条 县(市、 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四十七条 风景名胜区范围内违法建设的防控和查处工作,按照《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地下空间的违法建设处理另行规定。

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自 2018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我想说: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